当前位置 > 首页 > 环保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四川集中攻坚信访“痛点、堵点、难点”

信访总量逐年下降 突出问题成功解决

时间 : 2020-12-28     来源 : 中国环境报     作者 : 王小玲     点击 : 次     

  “2020年,全省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7351件,同比下降16.43%,‘12369’热线、微信等共受理环境举报5612件,同比下降28.9%。”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急信访处处长孙涛说,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之后,四川省环境信访总量明显下降,2018年较同期下降33.28%,2019年下降22.37%。

  在孙涛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基于近年来“环境圆桌对话”的大力推进、重复信访案件的痛点堵点难点梳理、有奖举报的推动实施、网络投诉问题处置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特别是今年,将环境信访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推动了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解决。”

  大力推进“环境圆桌对话”,切实化解矛盾纠纷

  在宜宾市南溪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曾因废气扰民遭多次投诉。企业先后投入600余万元进行整改,废气虽最终达标排放,但周边居民对整治效果仍不满意。

  今年7月,宜宾市南溪生态环境局联合园区管委会、区经科局等部门,邀请村民代表、企业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深入公司厂区开展“环境圆桌对话”。通过实地参观,对比新旧处理工艺,村民代表现场感受到了废气处理效果。最终,困扰多年的“病根”终于治好了。

  何为“环境圆桌对话”?孙涛认为,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搭建平台,组织公众代表、专家学者、企业等共同参与、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矛盾纠纷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近年来探索‘枫桥经验’在四川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今年,在总结成都、内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出台文件,要求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开展“环境圆桌对话”,积极推动突出环境矛盾纠纷和“邻避”问题就地化解。据统计,2020年全省共组织开展“环境圆桌对话”77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5件,化解成功率高达97%。

  针对重复信访案件,分类梳理“痛点、堵点、难点”

  “在大力推进‘环境圆桌对话’的同时,我们还针对重复信访案件等老大难问题,创新机制,推进一次性解决。”孙涛说,今年8月,四川生态环境厅重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复信访案件,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环境信访“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化解专项行动。

  对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受理的重复信访事项,将群众持续信访时间在3个月之内的,列为痛点问题;超过3个月不足半年的,列为堵点问题;反复投诉半年以上的,列为难点问题。

  据统计,经排查梳理及核对,全省共梳理出痛点问题17个、堵点问题9个、难点问题33个。针对这59个重复信访问题,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通过重点约访、领导包案、多部门联合督办、跟踪督查等方式集中攻坚,切实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如,内江隆昌市对观湖社区相邻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攻坚,经过多方协调,通过改变处理方式、停止填埋作业、压缩每日垃圾产生量、转运焚烧发电厂处置等方式,最终消除了异味,从根源上化解了矛盾,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

  推动实施有奖举报,加强网络投诉问题处置

  为让环境监督无死角、无盲区,今年4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关于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8月与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四川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在全省推行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当环保网格员、侦查员、情报员。

  目前,已有绵阳、攀枝花、遂宁、乐山等12个市(州)出台了具体实施细则,并对119件案件的举报人予以奖励(其中自贡奖励75件,绵阳奖励29件),奖励金额达2.31万元。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公众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阵地,除了抓好线下信访投诉举报外,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还高度重视互联网舆论场和网络投诉。

  针对网民反映的环境问题,专门建立环境网络投诉传送回复机制,将线上环境问题和线下的环境信访整合起来,按照网络民意类、举报投诉类、突发事件类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建立起从搜索发现、转办、查处,到回复督办的全链条处置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处室和单位。

  今年以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共搜集处置网络投诉线索200余条,转办市州有效处置100余件,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有效防范化解舆情风险,维护了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