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环保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

时间 : 2022-01-18     来源 : 中国环境报     作者 : 中国环境报评论员     点击 : 次     

  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坚持改革创新,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形成与治理任务、治理需求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十四五”起步之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生态环境保护创新方式方法,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取得了积极进展。

  持续巩固排污许可全覆盖成果,推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出台,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修订,推动建立以自动监控为核心的远程监管体系,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正式列入国家综合行政执法序列并实现统一着装,组织开展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监测,组织开展第一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试点……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新的一年里,面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任,面对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挑战,我们依然面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足带来的压力。面对新形势、新困难、新挑战,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办法,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激发活力,化解难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通过改革创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是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到一线去,掌握第一手材料,摸清实际情况,真正了解问题在哪里、困难有哪些、该如何解决,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要通过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对问题精准定位、科学施策,从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责任落实上发力,把解决“点”上的问题上升为完善“面”上的制度,从而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通过改革创新优化工作方式方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延伸深度、拓展广度。要大力推进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生态环保工作深度融合。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作用,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确保数据“真、准、全”。要广泛应用卫星遥感、热点网格、走航监测等“空天地”一体化新技术新装备,推广信息化、高效化的监管执法工具,将非现场监管作为日常执法检查的重要方式,用科技的手段化解基层治理人力、物力不足等难题。

  通过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要不断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建设,推动重要生态功能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补偿,深入实施排放源统计调查等生态环境统计制度。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健全生态环境标准和基准体系。开展长江等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推进完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国控站点监督检查。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支撑,推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攻关研究,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改革的进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开拓创新,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