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环保动态 > 国际动态 > 正文

中美短期不会发生能源冲突

时间 : 2011-01-25     来源 : 中华环保联合会     作者 :     点击 : 次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21日文章 题:能源对手争夺资源

   

 即使经历了3 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期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每年所需的能源仅有10%来自进口。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国内巨大的煤炭储备,煤炭为中国提供了70%的能源。

    

中国需要进口的能源量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英国的能源需求量相当。

    

中国进口的大部分能源是原油。尽管中国是位居伊朗之后的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但它却是仅次于美国的原油净进口国。

    

中国消费如此之多的能源不仅因为它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其人均能源消费量非常低,还因为它是世界工厂。中国工业能源需求占世界的1/3,而这个数字在上世纪9 0年代仅为13%。与此相反,美国工业能源需求占世界的比例却从上世纪90年代的16%降至现在的13%。

    

尽管中国一半的进口原油都来自中东,但中国石油公司却将足迹深入西方石油公司不愿涉足的国家,例如苏丹和缅甸。

    

中国政府意识到,其进口的石油约有3/4必须经由马六甲海峡运输,而美国海军有11艘航空母舰,中国一艘都没有。为避开这种战略障碍,中国建设了经由缅甸通向印度洋以及通往中亚和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

    

目前,中国和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模式形成了互补。中国主要依赖中东和非洲,而美国则主要依赖北部和拉美的邻国。

    

这降低了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短期内直接争夺原油来源的可能性。毕竟,美国还不习惯与一个经济和军事对手打交道。其传统的经济伙伴日本和德国,都是由战败的敌国成为盟友、最终依赖美国军队保护其全球运输的。

    

除非环境科技取得突破,否则中美这两个对手未来可能发生冲突。

    

某些标准衡量,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尽管其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不足美国的1/3。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将在2035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中国的能源需求水平接近美国,那么地缘战略平衡将发生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