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环保动态 > 高层声音 > 正文

“扮三陪女反腐”清晰呈现反腐瓶颈

时间 : 2009-05-26     来源 : 中华环保联合会     作者 :     点击 : 次     

舒圣祥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孙桂华为捉拿贪官,曾3次扮演三陪女郎与其周旋。(3月11日《新京报》)

    毋庸置疑,为了捉拿贪官而不惜牺牲个人形象,孙副局长的行为值得人们尊敬;但是,这种“扮三陪女反腐”的反腐败方式,却又让人高兴不起来。纵览全球反腐败实践,“扮三陪女反腐”无疑属于剑走偏锋的罕见方式,而如果我们的反腐败机制足够完善的话,如此以牺牲反腐官员个人尊严为代价的剑走偏锋,原本可以避免。

    在某种程度上,孙副局长“扮三陪女反腐”的恪尽职守,却将当前的反腐瓶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瓶颈就是:不能使用法律与制度的方式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和惩治腐败,逼得反贪干部往往要采用一些“非正规动作”。

    根据《中国经济时报》统计,2006年一年间案发并受到查处的省部级官员共计12人;据《财经》统计,2005年中国官方正式公布的新查处及继续处理的省部级高官共15名,其中13人牵涉腐败犯罪;这个数字在2003年为13名,2004年为15名。省部级高官尚且如此,可见腐败行为并没有因为中央反腐败力度的逐年增强而偃旗息鼓,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最近,一项名为“谁妨碍了我们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本中国之十大障碍问卷调查”的公众调查结果显示,“权力缺乏监督、腐败猖獗”仍然位列第一。

    事实证明,反腐败光有决心不行。与越来越隐蔽、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腐败行为相比,“扮三陪女反腐”这样的反腐败手段,既无法复制,也不可能推广。以前,曾经发生过“高尔夫反腐”(从打高尔夫球这种高消费中顺藤摸瓜抓腐败分子)、“媒体反腐”(通过媒体报道而查处腐败分子),乃至“小偷反腐”(小偷到贪官家去行窃无意中使腐败现行),这些与“扮三陪女反腐”的共同特点是,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都只能打苍蝇不能打老虎,因为普适性不强而对贪官的震慑力极小。

    本应作为主力阵容的制度反腐方式不上场,却靠非制度反腐这个花哨而杂乱的替补阵容打主力,这肯定不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其实,关于“制度反腐”,大家已经提了很多,比如提高反腐机构独立性,让反腐机构脱离地方政府,经费由中央统一拨付;比如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比如增强行政透明性,为权力划定边界,增强民众对官员表现的评价权等。我们只是期待,政府能够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借鉴国际反腐先进经验,突破反腐败瓶颈,从而把反腐败工作从单纯治标带入更加治本的新境界。